貼剪簿

Tuesday, April 12, 2005

公平與精英之間- 政黨教育政策的取捨與平衡

葉建源 香港教育學院講師

教育的公平問題

1. 教育政策中的「公平」(equality/equity)問題,看似簡單,實則複雜。
常被引用的一個例子:兩個孩子吃飯,一個一碗飯便飽,一個兩碗飯才飽,應該各給多少碗飯才算公平呢?各吃一碗貌似最公平,但結果是一人飽一人餓。各給兩碗呢?兩人都飽,卻做成巨大的浪費。按需分配呢?兩人都飽,沒有浪費,但是分配數量不平等,而分配者如何決定各人的需要多少呢?

美國的學者科爾曼(James Coleman)早在七十年代就提出了四種教育公平的觀念:
(1) 入學機會公平;
(2) 入學後得到的教育對待公平;
(3) 教育結果公平(例如兩個社群受相同教育後是否得到類似的成績分佈);
(4) 教育後就業機會的公平(例如同樣得到優異成績的學生,在就業時是否有其他因素更影響其就業的機會呢?)

2. 公平也涉及權利(rights)的觀念。

教育之所以講究公平,是因為教育被視為一種權利,也就是說,每個個體都有機會受教育,發展潛能,而不論其天資之賢愚與是否有缺陷。

相反,如果教育被視為一種私人的投資,是不談公平的,最多只會講究遊戲規則或競賽規則的公平。

3. 公民可以享有多少教育權利呢?

一般認為,教育有「公」(public)的一面,也有「私」(private)的一面。受教育之後,一個人知書識禮,個人競爭力提升,都屬於私人回報。與此同時,社會也因個人受教育得蒙其利,例如個人衛生習慣改善不但對自己好,整個社會也有好處,個人競爭力提高所帶來的社會競爭力提升,更不在話下。自由主義大師佛烈民(Friedman)雖然力主減少政府在社會上的角色,也根據這樣的「鄰居原則」(互利原則-鄰居受教育,你也有好處),論證政府在提供公共教育有一定的角色。

但政府不可能提供無限的教育機會,因此政府通常都會把不同的教育年段劃分,例如香港政府把小學和初中列為強迫教育階段,也就是說,政府作為整個社會的代表,要求全體適齡學生受教育,同時承擔起提供良好教育的任務,因此一些地區稱此階段為「義務教育」或「國民教育」階段。這個階段以外的教育,政府不承認為公民的權利,最多只提供不同程度的資助,而收費、甄選學生(擇優而教)都成為理所當然。換言之,在非強迫教育階段,政府認為教育的「私」的成份比較突出,不能再視為神聖的權利。

4. 界定公私雙方的承擔便成了政策取向的一個關鍵議題。例如本港的幼兒教育和高中教育,今後應何去何從呢?有幾個政策選擇:
(1) 視為教育權利,納入政府義務教育階段,與九年強迫教育等量齊觀。
(2) 不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,但同意公共利益仍顯著大於私人利益,不強迫入學,但給予較目前水平為高的資助。
(3) 不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,政府不提供更多的資助,但提供更多學位,鼓勵更多人入讀。
(4) 既然不是權利,維持現有的政府角色,不增加政府的承擔(目前的承擔其實已經不低,特別是高中階段)。
這些政策選擇,當然也受到公共資源有限的制約。

教育的精英問題

5. 另一個重要的政策議題:是否容許「精英」?「精英」一詞,經常混淆不清,至少有以下幾種理解:
(1) 精英作為一個「效 率」(efficiency)的問題。所有人都得到同樣的教育對待,結果只會趨向平庸,因為人的資質不同(例如飯量不同),只有用不同的對待方式,所有人的潛質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發揮。因此精英是容許教育過程中有因材施教的可能性,讓尖子脫穎而出。這種理解,不一定以犧牲成績平庸者為前提,成績平庸者也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得到充分的栽培。這種觀點認為「人各有才,各盡其才,發掘優才」。
(2) 精英作為一個「淘汰」(screening)的問題。這種觀點認為社會汰弱留強,自所難免。教育制度的目的,不是栽培所有人,而是找出少數成功者,培養少數成功者。這是典型的「精英主義」觀點。升中試時期,教育制度不斷培養人才,也不斷淘汰人才,便是一個好例子。但是,升中試淘弱留強的準則,是成績,是相對地平等的,有錢人出精英,窮人一樣出精英。
(3) 精英作為一個社會優勢階層(social class)的問題。處在社會的中上層精英,往往希望通過教育制度保護和延續其家庭的優越社會地位。精英也者,是社會中上層的子女,通過某些「名校」制度,例如英國的高收費的私立學校,他們可以培養出上層社會的氣質,發展社會網絡。他們不一定天生聰穎過人,但肯定處於社會上的優勢地位。

三種觀點大不相同,但各有市場。

6. 第三種精英觀,可稱為「家庭背景決定論」。極少人會公開說,有錢人比窮人聰明。但實際上,很多既得利益階層心裡如此想。

用傳統左翼觀點解釋,對於上層社會而言,學校教育的最重要的意義,在於階級再生產。因此最重要的是把同一階層的子女集中在某些學校,給他們特別的教育歷程,使他們在氣質舉止上、生活經歷上,得以長成為上層社會的接班人。在策略上,他們就讀的學校必須具有排他性(exclusiveness),把其他階層的粗鄙習氣排除出去;同時要具有良好的標籤效應(labeling effect),以表明就讀該等學校的學生與眾不同。至於中產階級,則傾向於選擇學校(school choice),因為他們深知自己在選擇過程中具有優勢。因此,這種精英觀念,往往表現為對高收費私立學校的追求(並非所有私校都是高收費精英主義的。台灣的森林小學、英國的夏山學校都是私立的另類學校,因此私立學校本身是另一個複雜的議題)。

過去,我們在公立學校系統中,也有名校制度,中上層社會也可以在公立學校系統中滿足其願望。這次改革嘗試改變學校的收生制度,特別是小學收生之中舊生再不享有特權,可能會令中上層社會感到失望,因而轉而催生屬於中上層社會的「直資學校」。對於政黨而言,教育制度是否要容納、及如何容納不同階層的需求呢?在目前的改革浪潮中,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。

7. 第二種精英觀並不重視家庭背景,但重視水準。他們認為教育制度應該像金字塔,有能者可以爬到塔頂,能力不逮者應該:
(1) 留班補救。
(2) 補救無效者,淘汰。
重視水準不無道理,並非所有人都適宜唸大學唸博士,但過份強調淘汰出精英的話,可能會過早扼殺人才,特別是香港這一類主要以考試成績作為淘汰工具的城市,問題可能更為突出。重視水準與顧及學習權利之間,如何取得平衡,是對於政黨政策取向的另一個考驗。

8. 第一種精英觀並不維護某些階層的利益,也不強調淘汰(也不一定排斥淘汰),但承認人有不同的才情,而社會上確實需要精英,因此要在教育制度中保證人才可以冒出頭來。嚴格而言,這或許不能算「精英主義」,而是在重視教育公平的同時,重視效率,以求人盡其才。

在實踐中,這種精英觀可以演繹出不同版本,例如教育資源向某些資優學生傾斜;也可以採取「積極性歧視」(positive discrimination),向弱勢社群學生傾斜。

總 結

9. 教育政策看似簡單,其實相當複雜,因為教育政策無法逃避對教育本質的哲學假設,以及對社會型態的價值取向,再加上教育內部的技術問題,要所有人都同意某一套意見是很困難的。上面舉公平與精英為例,稍作探討。至於如何抉擇與取捨,則只能期諸各位大雅君子了。

retrived from http://www.dphk.org/database/outspoken/41-p15-17.htm
12th Aprial, 2005.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